中國狗肉問題:緣於政治動機 而非民族風俗

中國狗肉問題:緣於政治動機 而非民族風俗

作者:「獵狗行動」發起人Sarah Brownlee

西方民眾談及中國狗肉問題,無奈總會抛出一個論點:

「狗肉是民俗傳統之一。」

這個觀點只是以訛傳訛、耳濡目染而生,無助拯救每年數以千萬因腹舌之欲慘死的狗隻。國際社會往往迴避評擊他國文化,恐怕惹來「歧視」之嫌,縱容中國久久不訂立動物保護法規,境內天天無數狗隻遭到活活剝皮、活活煮熟和活活燒死,其中不乏盜自家庭的失犬,此等行為不受法律監管,失主們控訴無門。盜犬犯的目標多為寵物狗,牠們在家庭得到悉心照顧,身體比流狼狗健壯,易以高價賣出。這種惡行絕不能美其名曰「民俗傳統」。

文獻記載古代中國曾有食狗行為,直至十世紀,吃狗肉情況隨佛教興起銳減,後清朝(1644年至1912年)全國禁食狗肉,因滿族人視食狗作蠻夷所為;「義犬救主」是滿族婦孺皆知的典故,傳說滿族首名領袖努爾哈赤曾獲狗狗所救,他告誡後人:

「山裡種種野獸都可獵殺食用,然狗懂察言觀色,救助人類,是忠心的動物。今本王下令不准再吃狗肉、穿戴狗皮,且狗死必歸土。」

全國「敬狗」風氣持續逾三百年,只剩南蠻之地見食狗踪跡。直至1912年國民黨掌權,官員常活活熬死狗隻發洩對滿族人的恚恨,重啟中國狗肉惡習。數十年後,共產黨執政,毛主席醜化狗隻為精英階層的標誌,並下令大規模屠狗,波及逾千萬狗隻,影響延續至今。長久的政治變態在中國人心中埋下對狗的鄙視,這才是狗肉惡習的起因,而非民族風俗。國際社會有義務讉責這種政治變態,幫助千千萬萬狗隻發聲,助中國邁向文明世界。

中國屠場宰狗過程殘酷,致力施加極度痛楚,與西方處理家畜手法截然不同。筆者相信中國人對狗的厭惡源自上世紀政權,中國被籲為禮儀之邦,理應領先亞洲推廣動物福利,擺脫1912年開始的惡習。

國際社會必需清楚狗肉惡習並不是民俗一環,並團結一致讉責貓狗肉買賣,製造國際輿論。中國必先剔除不文明的惡習,方可踏上國際舞台。

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,牠們為我們保家衛國、輔助殘疾人士和支援警員等等,狗肉買賣背叛了這種無條件的愛。人類世上最忠心的動物只能靠人類來保護,我們有義務盡一切所能終結東南亞地區狗肉買賣。

 

反對狗肉買賣 - 「獵狗行動」發起人Sarah Brownless撰寫。